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力保灾区药品安全和供应纪实
来源:省药检院发布时间:2010/12/13浏览次数:3799
分享到: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相继降临南方地区十几个省份,危害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重,危害时间之久,历史罕见。

  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党中央迅速下达了抗灾救灾总动员令。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敏锐地意识到:保民生,就必须坚决克服雪灾带来的种种困难,力保灾区的药品安全和药品供应。

  为了迅速构建起一条冰雪摧不垮的药品安全防线,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紧急行动起来,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决不能让见利忘义的违法分子利用灾情扰乱药品市场秩序,决不能让大批滞留在机场、车站和沿途各地的返乡旅客受到假劣食品药品危害,决不能让严寒天气里用量剧增的常用药品短缺,决不能让已经大雪封山甚至交通中断的广大乡村药品供应断档。   

                      各级领导冲在前

  1月31日下午,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广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谭明杰就匆匆踏上归程,次日凌晨3点方从北京返回南宁。2月1日上午,来不及休息的谭明杰参加完自治区政府召开的抗灾救灾紧急会议,马上又召集局机关处以上干部专题研究抗灾工作,随后就与周广能副局长、杨永峰副局长分别带领3个工作组,到灾情最重的河池、柳州、桂林检查指导抗灾。

  从南宁到河池,雨水夹着雪粒一直下个不停,车子只能缓缓行驶,2月1日晚上8点,谭明杰才赶到河池市南丹县。一到饭店,谭明杰就急着向当地政府和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秦义勇详细了解当前的药品市场有什么新动向、新问题,以及当地的药品储备、药品供应和滞留旅客安置情况,并一再叮嘱要加强药品市场检查和严防滞留旅客发生群体食品安全事件。2月2日上午,谭明杰特意看望了坚守在抗灾一线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当他听说距离南丹县城43公里的六寨镇“内江饭店”过去每天都要接待三四千名滞留旅客时,他又立即赶往六寨。看到“内江饭店”当天仍然滞留着一千余名旅客和饭店的食宿接待能力严重超负荷,谭明杰要求饭店负责人条件越困难越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从各个环节加强管理,确保旅客饮食安全。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陈元胜在京参加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期间就一直牵挂着抗灾工作,并多次打电话了解全省各地抗灾工作的最新进展。为充分发挥大型医药企业在抗灾药品供应中的主力军作用,2月1日上午,他又带领有关人员先后来到国药控股广州公司和广州医药集团,详细了解大容量注射剂、防治感冒药物和防冻药物生产、储备、供应情况,并和企业领导一起研究如何更快地收集药品需求信息、加强配送服务。

  雪灾初期,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城乡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严防不法分子乘机扰乱市场秩序上。随着低温雪凝一天天延续和不少地方交通中断,保障药品供应成了当务之急,贵州省局立即派出4个工作组,由省局领导分别带队,到灾情严重的贵阳、铜仁和黔东南、黔南等地州检查药品储备和药品供应情况。董穗生局长先后来到贵州省医药集团总公司、息烽县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和息烽县灾情最重的青山乡,实地了解各类医药企业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供应和需求情况,调查药品供应存在的困难,并亲切看望了受灾群众。

  踏着厚厚的积雪,迎着刺骨的寒风,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刘自林与安徽省副省长文海英一道先后来到合肥市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周边地区,仔细检查医院、诊所、药店经营情况和防冻药品供应情况。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燕还亲自带领执法检查组,对滞留旅客聚集地区的药品市场做现场检查。

                      全力以赴保安全

  在抗击雪灾斗争中,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都不约而同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保障灾区群众特别是大批滞留旅客和重灾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上。   

  为保障滞留旅客饮食用药安全,广东省韶关、东莞、广州、汕头、茂名、梅州、肇庆、佛山、江门、中山、潮州等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纷纷组建巡查组,对辖区内车站、码头、广场、旅店等滞留旅客聚集地区及其周边的零售药店、餐饮单位、超市、士多店加强巡查,重点检查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采购渠道与经营资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截至2月1日上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出动药品执法人员8450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2349家。为保障滞留旅客饮食安全,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花火车站、流花展馆等地的272家各类餐厅、早餐销售点、副食店进行了专项检查或全面监督检查,并重点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餐具如何消毒、熟食如何管理、来料是否可靠以及食品能否烧透煮熟。对问题较多的2个餐饮单位,及时给予了行政处罚。广东省局还主动与广东省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共同对抗灾期间的捐赠药品质量进行把关。

  广西区河池市是贵新高速公路的重要出口,由于部分路段严重结冰,2000多辆过境车辆和20000多名司乘人员被迫滞留在河池市南丹县等地。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过境车辆集中滞留的数十公里路段,加强对周边地区药品零售企业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救助单位使用药品的现场监督,严防违法分子乘机兜售假劣药品。他们还主动设置服务点,为滞留人员免费提供了7000多元药品。

  江苏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加强了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储存状况的检查,严防已经潮湿变质的药品流向社会。他们还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无证经营行为,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明确规定,对抗灾救灾期间发生的制售假劣药品案件,一律依法从严从重查处。

  面临杭州市近50年来最大的暴风雪,浙江省局药品稽查分局和杭州市局稽查支队及部分基层分局联合组成4个检查组,对杭州火车站、杭州汽车东站和萧山机场周边地区的卫生室、便民服务点和有关部门临时派驻的医疗服务点的用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杭州市局的执法人员还踏着40厘米厚的积雪,徒步到三墩镇的普济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做现场检查。

  湖北省和武汉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加强滞留旅客聚居地区的药品监督检查。2月3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燕等市局领导带领执法人员,分六路检查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人员、车辆重点滞留地点周边的涉药单位,在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和单位经营资质的同时现场了解常用药品是否短缺。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分局则与湖北省药检所联合出动药品检验车,到武昌火车站、傅家坡长途汽车客运站等地开展药品监督抽验,既防范了假劣药品,又震慑了违法分子。

  湖南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稽查支队分成5个执法小组,对全市药品和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逐家进行监督检查,并坚持每日下午5时前向长沙市委、市政府做汇报。

  贵州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加强灾区食品综合监督和药品安全监管中坚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譬如:贵阳市及时启动了“抗凝冻、保民生”食品安全应急预案;遵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坚持实行食品药品安全零报告制度;六盘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市、县两级局班子成员抗灾期间不准脱离工作岗位,手机也要24小时开机。黔东南州黎平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因本县断电无法接收传真和不能使用计算机,他们就用手记、手抄的方法记录上级重要文件和紧急通知,及时传达到各个相关单位。

                      千方百计保供应

  1月下旬,当南方许多地区大范围的冰雪灾害持续发展、部分地区的药品供应陆续告急时,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纷纷站出来,主动协助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灾区药品供应。

  为迅速构建可靠的抗灾救灾药品供应网络,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主动商请安徽省卫生厅提供抗灾救灾药品和医疗器械目录,并及时组织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从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中遴选管理规范、信誉良好、货源充足的单位作为抗灾药械供应重点单位,每个市至少2家,每个县选择1家。他们还要求这些单位及时补充药品货源,随时准备接受政府调用。

  广东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对辖区内抗灾救灾常用药品、急救药品的生产、储存、供应情况进行了认真摸底,并针对雨雪低温天气下感冒发烧患者明显增多情况,指导药品批发企业准备了大量防治感冒药品。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长沙市局1月31日联合组成3个工作组,对省城和全省药品供应情况调查摸底。他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省城的药品批发企业为长沙市郊区和其他地市配送药品时,常常因为停电和交通堵塞不能及时送出去;省城和各地的零售药店当前只有部分防治感冒和心血管类疾病药品短缺,其他药品供应基本正常;省城和一些地区部分医疗机构当前急救药品短缺,医用耗材和救治跌打损伤的器材也只能用到春节以后几天。针对全省药品供应存在的上述问题,湖南省和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协助地方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大了统一协调、调剂力度,有效地防止了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严重短缺。

  江西省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及时督促负责全市应急药品储备的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重新盘点库存药品,抓紧组织补充货源。2月2日,“南华公司”报告,经过及时补充和调剂,他们已经储备货值1685.85万元的6大类、628个品规的应急药品,抗灾救灾所需的感冒类、呼吸类、消化类、抗生素类药品及防治冻疮药品样样齐全,货源充足,南昌市局这才松了一口气。

  为了及时帮助药品批发企业尽快把药品送到已经发生药品短缺的灾区农村,各地食品药品监管同样尽力很大努力。

  1月下旬,广西部分地区因雪灾一度交通中断,使一些药品配送企业无法及时为城乡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配送药品,有些偏远农村已经出现防治感冒和冻伤药品短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就主动争取部队的支持,短短几天,部队车辆就为桂林市农村的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运送药品3000余箱(件),为灾区农村药品供应解决了燃眉之急。

  1月中旬以来,四川省泸州市遭遇了50年未遇的雨雪凝冻灾害,灾情最重的古蔺县一连停电十几天,交通也陷入半瘫痪,导致药品供应告急。在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支持下,古蔺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动员县城的3家药品批发企业,组织了17种、2174件防冻防寒药品,想方设法送到了药品短缺的东新、观文、龙山、丹桂等乡镇。他们还主动与相邻的贵州省仁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取得联系,请人帮助从贵州仁怀组织一批药品送到古蔺县水口医院,解决了水口医院的用药急需。

                      雪中送炭献爱心

  历史罕见的严重冰雪灾害,使灾区人民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灾难。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度过难关捐款捐物。

  2月3日上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联合举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走向捐款箱献爱心,一次就捐款14.6万元,一些出差在外的同志,也委托其他同志代捐。与此同时,全省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纷纷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江苏、浙江、湖南、贵州等许多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都在春节前开展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其中,江苏省局机关干部职工就为灾区群众捐款2.6万元,江苏省镇江市局干部职工累计捐款2.1万元。

  江苏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广泛开展了“志愿服务让春节更温馨”活动,努力为受灾群众和滞留旅客送衣送药,排忧解难。2月2日上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继平和省局其他领导特意来到南京火车站,代表江苏省局向南京火车站捐赠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先声咳喘宁、诺氟沙星胶囊、毛毯、手套等价值12万元的常用药品和日用生活品,请其代为滞留旅客和乘务人员发放。省局领导和省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十几名爱心服务志愿者还一同来到候车大厅,亲自为滞留旅客发放物品。广东、广西等其他地方的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以多种形式,竭尽全力为辖区内滞留旅客提供服务。广西省桂林市受灾最重的全州、兴安、资源3县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为严寒中的滞留旅客免费发放了近2万元的感冒药和防冻药。

  而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得更多的,则是为本地区灾情最严重、经济最困难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湖南长沙县局在1月31日前,就已经为灾区群众捐献棉衣棉被74件,现金2000元。湖南省浏阳市局为淳口镇受灾群众送去了蔬菜、大米、食油和5000元现金。贵州省安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为受灾群众送去了价值1.2万元的棉衣、棉被和食品。

  更加令人感动的是,1月30日上午,由于交通受阻,安徽省安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一个慰问组,受安徽省局领导之托,冒着鹅毛大雪,徒步跋涉5个多小时,来到已经交通中断的省局对口帮扶单位——桐城市黄甲镇三新村,慰问受灾的贫困户,并把省局机关干部职工捐赠的1.5万元现金,分别送到50家贫困户手中。另一个慰问组则冒雪驱车,代表安徽省局慰问怀宁县马庙镇的受灾群众,并为他们送去1万元慰问金。

  而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松陶村的25家困难户、五保户群众,更难忘自己的“知心大姐”——桐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李建设。李建设长期关心松陶村的困难群众,每年都要来这里走访慰问。今年冰雪灾害这么严重,李建设自然又要来看望大家。春节前的一天,李建设用了足足大半天时间挨家挨户看望所有困难户、五保户,她还给乡亲们送来自己捐献的3000元现金和自己买来的鱼和肉。

  当个别灾区血源告急、危重病人急需输血时,又有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挺身而出,以另一种方式奉献爱心。2月1日下午,江西省吉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接到吉安市中心血站电话:由于持续冰冻灾害,全市献血人数骤减,血库已经告急。吉安市局的干部职工获悉后,纷纷要求参加献血。局长左和祥第一个走进采血车,献出了200毫升鲜血。吉安市局的不少同志过去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又毫不犹豫地再次走进采血车。在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感召下,一些围观群众也主动加入献血行列。2月3日,江西省萍乡市A型血和O型血告急,萍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4位同志也主动赶往采血点献血。

 

 


 
摘自2008年2月17日《光明日报》: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力保灾区药品安全和供应纪实

  面对突如其来影响南方地区十几个省份的冰雪灾害,为了迅速构建起一条冰雪摧不垮的药品安全防线,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领导身先士卒,亲临抗灾前线。
 
                      全力以赴保安全

  为保障滞留旅客饮食用药安全,广东省韶关、东莞、广州、汕头、茂名、梅州、肇庆、佛山、江门、中山、潮州等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纷纷组建巡查组,对辖区内车站、码头、广场、旅店等滞留旅客聚集地区及其周边的零售药店、餐饮单位、超市、士多店加强巡查,重点检查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采购渠道与经营资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

  截至2008年2月1日上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就出动药品执法人员8450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2349家。为保障滞留旅客饮食安全,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花火车站、流花展馆等地的272家各类餐厅、早餐销售点、副食店进行了专项检查或全面监督检查,并重点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餐具如何消毒、熟食如何管理、来料是否可靠以及食品能否烧透煮熟。对问题较多的2个餐饮单位,及时给予行政处罚。广东省局还主动与广东省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共同对抗灾期间的捐赠药品质量进行把关。

  广西区河池市是贵新高速公路的重要出口,由于部分路段严重结冰,2000多辆过境车辆和20000多名司乘人员被迫滞留在河池市南丹县等地。河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过境车辆集中滞留的数十公里路段,加强对周边地区药品零售企业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救助单位使用药品的现场监督,严防违法分子乘机兜售假劣药品。他们还主动设置服务点,为滞留人员免费提供了7000多元的药品。

  江苏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大力加强各类涉药单位监督检查的同时还做了3项工作:一是检查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储存状况,防止潮湿变质的药品流向社会造成隐患;二是充分发挥食品综合监督职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三是严格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处置工作。

  2月3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燕等市局领导带领执法人员,分六路检查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人员、车辆重点滞留地点周边的涉药单位,在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和单位经营资质的同时现场了解常用药品是否短缺。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分局则与湖北省药检所联合出动药品检验车,到武昌火车站、傅家坡长途汽车客运站等地开展药品监督抽验,既防范了假劣药品,又震慑了违法分子。

  贵州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加强灾区食品综合监督和药品安全监管中坚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贵阳市及时启动了“抗凝冻、保民生”食品安全应急预案;遵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坚持实行食品药品安全零报告制度;六盘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市、县两级局班子成员抗灾期间不准脱离工作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

                      千方百计保供应

  1月下旬,当南方许多地区大范围的冰雪灾害持续发展、部分地区药品供应陆续告急时,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纷纷站出来,主动协助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灾区药品供应。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主动商请安徽省卫生厅提供抗灾救灾药品和医疗器械目录,并及时组织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从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中遴选管理规范、信誉良好、货源充足的单位作为抗灾药械供应重点单位,要求这些单位及时补充药品货源,随时准备接受政府调用。

  广东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针对雨雪低温天气下感冒发烧患者明显增多的情况,指导药品批发企业准备了大量防治感冒药品。

  湖南省和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省城的药品批发企业为长沙市郊区和其他地市配送药品时,常常因为停电和交通堵塞不能及时送出去;省城和一些地区医疗机构急救药品短缺,医用耗材和救治跌打损伤的器材也只能用到春节以后几天。及时协助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统一协调、调剂力度,有效地防止了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严重短缺。 

  在江西省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督促下,负责全市应急药品储备的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重新盘点库存药品,抓紧组织补充货源,保证了抗灾救灾所需的感冒类、呼吸类、消化类、抗生素类药品及防治冻疮药品样样齐全,货源充足。

  1月下旬,广西部分地区因雪灾一度交通中断,使一些药品配送企业无法及时为城乡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配送药品,有些偏远农村已经出现防治感冒和冻伤药品短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就主动争取部队的支持,短短几天,部队车辆就为桂林市农村的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运送药品3000余箱(件),为灾区农村药品供应解决了燃眉之急。

  四川省泸州市遭遇50年未遇的雨雪凝冻灾害后,灾情最重的古蔺县一连停电十几天,交通也陷入半瘫痪,导致药品供应告急。在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支持下,古蔺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动员县城的3家药品批发企业,组织了17种、2174件防冻防寒药品,想方设法送到药品短缺的东新、观文、龙山、丹桂等乡镇。他们还主动与相邻的贵州省仁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取得联系,从贵州仁怀组织一批药品送到古蔺县水口医院,解决了水口医院的用药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