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所有地址: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666号F区邮政编码: 430075
鄂公安网备42018502007914号鄂ICP备06013725号Copyright 2025 内容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主办: 省院质管部(信息中心)
食品、药品,样样连着民生;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件件关乎民情。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强调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食品药品安全放在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高度来部署。湖北省委在《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综合治理、构建监管平台、落实监管责任"等方面对食品药品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肩负着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年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监管为民,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为抓手,坚持为民监管、依法监管、全程监管、有效监管、科学监管,忠实地履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者责任重于泰山的崇高职责,以赤诚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曲群众饮食用药放心、民生幸福祥和的乐章。
砥砺奋进,食品药品安全网越织越密
面对艰巨的监管任务、复杂的执法环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管齐下,积极维护并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公众食品药品安全。
推进职能改革,强化监管力度。为了加强监管力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进职能改革,到2012年全省已有15个市州、88个县市区基本完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及职能调整,全省市县监管力量得到加强。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承接履行餐保化监管新职能,积极推进监管制度建设,实施餐饮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和综合治理,推进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抽检和调查评价。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及时处置了荆州、黄石食源性霍乱疫情等事故。集中整治突出问题,武汉市开展声势浩大的整规行动,小餐饮面貌得到改观。
推行"三全"监管,加强源头治理。在加强药品监管方面,实施基本药物全品种覆盖、全过程监控、全项目检验的"三全"监管模式。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跟踪,注重收集、评价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安全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新版药品GMP,督促指导企业按新标准进行软硬件改造,全省已有49家企业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认真开展保健食品再注册品种现场核查。深入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创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铬超标胶囊、中药材生产经营、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等专项整治和稽查打假"雷霆行动"。
实行网格化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大力推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开通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系统,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的效果逐步显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各项认证检查检验成为行政审批的重要支撑。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诚信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此外,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三品"中心、湖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重点项目接近完工,全省检验机构餐保化项目扩项工作稳步推进。这些为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通过这些措施,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网越织越密,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新近成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的谷城县、麻城市、应城市、江汉区等就是这些工作成绩的集中体现。
深化改革,助推产业健康发展
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助推湖北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由原来的31个减少到20个,非行政许可项目由6个减少到1个,所有行政审批时限在原来基础上压缩40%。审评认证提质提效,2012年完成各类技术审评事项4361件。
举办系列活动,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为了推荐医药产业发展,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了第五届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暨鄂台医药产业合作洽谈会、"华创会"国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论坛、与有关部门联合主办医药产业与资本对接推进会、协调成立湖北省中药材开发应用研究会、召开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推进会等系列活动,较好搭建了服务产业发展平台。
此外,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进"华中药库"优势中药材基地建设,恩施黄连、麻城菊花、英山苍术3个品种的种植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现场检查;在武汉生物产业园设立机构,为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全省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在加强监管工作的同时,主动助推产业发展,为全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竞进提质,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跨越发展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五个湖北"建设的攻坚之年,是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重要一年。为此,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要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放到建设"五个湖北"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进一步加强监管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风险防控。坚持"审、批、查"三位一体的监管方式,运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建立覆盖产业链的安全责任链,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围绕医改大局,加强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监管,从药品注册环节、药品生产环节、药品流通环节、药品使用环节等严格把关。
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以夯实基础为重点,实施分类监管。加大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飞行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全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推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再评价工作。
在餐饮服务监管方面,推行"格式化、痕迹化"日常监管方式,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础制度的督查力度,深入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
在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方面,推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建立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检验员制度,开展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试点,协助国家局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示范工程建设和保健食品质量万里行活动,探索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监管档案,适时开展保健食品清理换证。
此外,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特别强调要落实好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制度。
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责任体系。着力将监管工作融入社会管理,积极探索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监督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良性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社会管理创新,继续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快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监管网络。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对落实《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抓好重大工程、重要指标、重大项目推进与落实。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药品安全示范县评比创建活动,迎接国家局对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抽查,深入推进餐饮服务示范工程建设。
助推产业发展。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医药产业园区直通车服务。继续全力推进省委部署的"616"工程,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医药项目建设。运用职能手段,鼓励创新,支持新药研发。支持战略重组,构建大企业、大集团,促进资源快速集聚,争取在"十二五"末,全省药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2%。继续办好"华创会"、"台湾周"等系列活动,搭建信息平台,加强相互交流,扩大对外宣传,塑造鄂药品牌良好形象,提升鄂药竞争力。
凝聚监管能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积极沟通,集思广益、接受监督。及时组织新闻发布,开展安全科普行动计划和食品药品安全走基层活动。加强新闻宣传,提高公众的理解度、支持度。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违法药品广告监测,树立监管权威,建立全省大稽查工作机制,实行省市县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检查;严格执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完善案件督查督办机制。
强化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政策法规保障,重点做好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监管和小餐饮监管的立法工作,加强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制度建设,做好行政处罚文书和行政许可文书的规范工作。强化执法监督,开展执法监督专项检查。二是强化检验检测保障,按照省级全项检验、市级常规检验、县级快速检验的功能定位,加速增编扩项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省检验体系。三是强化信息平台保障,围绕国家局"三大平台、六大应用系统"建设要求,抓好湖北省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
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干部绩效管理体系,以能力和贡献为标准,把日常工作作为评价干部最基本的标尺,建立基于绩效的奖惩、用人体系,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以"作风与能力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三抓一促"以及"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深化治庸问责,健全决策、执行、监督、考核、奖惩工作落实链条,形成雷厉风行的执行体系,确保政令畅通、行政提速。
(消息来源: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