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所有地址: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666号F区邮政编码: 430075
鄂公安网备42018502007914号鄂ICP备06013725号Copyright 2025 内容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主办: 省院质管部(信息中心)
2009年11月17日至11月27日我所安评中心李波主任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员稽查能力培训团赴美国耶鲁大学接受了为期10天的培训。培训团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王立丰局长带队,参加培训的20名学员分别来自各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局直属单位。
此次培训的目的是学习美国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督管理经验,了解美国药品、医疗器械上市监管模式以及相关法规、问题产品召回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培训由美国前FDA官员、耶鲁大学资深教授、美国管理咨询公司专家进行授课,主要内容如下:
一、2009年FDA药品管理规定的发展——美国FDA对药物安全性问题的新焦点。专家详细介绍了美国药品管理法规的制订背景和完善的过程、FDA的组织架构以及目前FDA在管理药品安全上的尝试,包括:FDA有权直接将存在安全问题的药品撤架,而无需向监管FDA的健康和人类服务部长进行咨询;允许FDA对已经获得批准的药品要求开展安全研究;FDA临床风险评估、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和风险交流。
二、FDA和器械和放射健康中心概况;FDA质量管理体系概况;器械上市前技术要求和审评;医疗器械分类和管理;风险分析:上市后风险评估方法;医疗器械召回;FDA临床风险评估;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DA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要求;风险管理概述;医疗技术产业概况;趋势和管理;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和投资回报。专家详细介绍了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器械有关的管理法规、FDA管理医疗器械的部门及其技术人员的组成。美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器械产品的复杂性、器械的分类、器械上市前申报批准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实质等同的概念、上市后监督的工具、医疗器械的召回等。
1976年FDA正式开始管理所有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设备中心必须在FDA登记医疗器械、注册生产场所,告知FDA哪个医疗器械是由哪个制造商生产的,并遵照医疗器械的GMPs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生产。要求医疗器械按照对患者或使用者的风险水平进行分类:I类,低风险,一般控制,几乎所有的此类器械都可以获得510(K)上市前通知豁免,例如:消毒盘、绷带等;Ⅱ类,中等风险,性能标准/特殊控制要求,按实质性等同,FDA可能还要求器械符合性能标准或其他特殊控制要求,例如:髋关节、膝关节和脊柱植入物;Ⅲ类,高风险,上市前需要批准,要求安全和有效的证明 (一般是临床数据),例如:药物洗脱支架、髋关节表面置换植入物。美国FDA每年约收到4000-5000个510(K)、(Ⅱ类)申请和20-40个PMA(Ⅲ类)申请。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Ⅲ类的器械转为Ⅱ类器械,这使美国把重点放在没有安全性证明的更复杂的新产品上。
1990年“安全医疗器械法修正案”要求使用机构(医院)和分销商需要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死亡病例。大多数设备召回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设计控制,而批次的测试和检验,无法发现这些设计上的缺陷,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医疗器械的管理来解决。FDA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来建立该系统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一些器械被要求上市后检查和记录跟踪(不针对整形外科手术器械)。对Ⅱ类和Ⅲ类器械要求设计控制,对器械设计、生产和投诉的所有环节要求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引入GMP体系,使其更符合ISO 9001和ISO/13485 (统一),要求建立监督管理质量体系。
三、11月24日访问了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府事务部门。强生公司政府事务部门精心安排了3个相关的讲座。由曾经在美国FDA任职十几年的Mary Pendergast女士介绍美国药品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由具有丰富的上市后监管经验的Yimei Xu博士介绍全球医药安全概述;Brian Burns先生介绍了美国当前的医疗改革。11月23日访问了位于新泽西州的先灵葆雅公司。首先由先灵葆雅公司介绍了先灵葆雅和默克公司的合并情况,新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中国公司的情况,然后介绍了全球同步注册情况,王立丰局长也介绍了中国药品监管和医疗保险方面的政策。下午参观了药品生产车间。
本次培训的内容丰富,进一步加深了对美国FDA,特别对美国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全面了解,学习了美国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美国FDA在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方面先进的监管理念、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标准体系、严格的市场准入、不良事件的处置和贯穿全过程的质量核心管理,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国际合作处供稿)